切实做好晚稻种子消毒和水稻病毒病的防控工作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一、做好晚稻秧田土壤、种子消毒工作
晚稻播种在即,及时进行晚稻秧田土壤、种子消毒,一是杀灭前茬遗留在田间的病菌,减轻病害初次侵染来源;二是进行种子消毒可杀死种子携带的多种病菌。药剂浸种消毒处理是防治稻瘟病、恶苗病、白叶枯病、细菌性条斑病等种传病害的有效方法,具有省工省本、操作简单、防治效果好等优点,是减少病害初次侵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1、秧田土壤消毒:可使用85%三氯异氰尿酸可溶粉剂(强氯精)或50%敌磺钠可溶粉剂(敌克松)等对秧田苗床土壤、秧盘营养土进行喷雾。
2、种子消毒:可有效防治细菌性条斑病、稻瘟病等多种水稻种传病害。
(1)、播种前在阳光下晾晒种子2—3小时以提高种子活力;
(2)、用25%使百克2毫升兑水4—6公斤浸稻种3公斤24—48小时,捞起后不用清洗即可直接催芽、播种。
(3)、先用清水预浸稻种12小时,捞起滴干水后放入300~400倍强氯精药液中浸12小时,再捞起用清水洗净即可进行催芽播种。
(4)、咪鲜胺消毒:先用清水预浸种子8~12小时,再用25%咪鲜胺乳油2000~3000倍药液浸种8~12小时,然后用清水洗净后催芽;
3、拌种处理:种子经浸种消毒、催芽破胸露白后,用10%吡虫啉10克先与少量细土或谷糠拌匀,再与1公斤种子(以干种子计重)拌均匀播种,主要防治白背飞虱为害秧田秧苗,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。
二、晚稻水稻病毒病的防控工作
水稻病毒病一旦发生将给作物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,尤其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,其发生特点:一是主要危害水稻,还可危害玉米。水稻苗期、分蘖前期感染发病后基本绝收,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分别损失50%和30%。二是发展速度快。三是病毒由昆虫传播,白背飞虱是主要传毒媒介之一,该虫具有跨区域迁飞性、发生区域大,虫病交织防控困难。
以预防为主,选用抗性品种,做好秧田期、大田分蘖前期两个关键时期稻飞虱的防治。采取“杀灭传毒害虫、切断毒源,治秧田保大田、治前期保后期和治虫防病”的防治策略,压低传毒虫源基数,降低传毒风险。
1、选用抗病品种,注意避免种植历年发病重发病较普遍的品种;
2、应用防虫网全程育秧,水稻播种后用20目以上防虫网全程覆盖育秧,阻隔、预防秧苗期稻飞虱、稻蓟马、稻叶蝉及其传播的病毒病;在秧苗2—3叶时防治一次稻飞虱。移栽前1-2天喷施“送嫁药”,喷施25%吡蚜酮可湿性粉剂或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加宁南霉素、毒氟磷等,防白背飞虱传毒。秧苗期防治指标:每0.11m2(1平方尺)带毒稻飞虱0.2只;
3、抓好本田前期防治。移栽后7—10天及时防治前期稻飞虱,同时要兼顾晚稻稻飞虱的全程治理,视虫情开展防治。大田前期防治指标:每亩带毒稻飞虱0.5万只或百丛带毒稻飞虱15只。
4、合理选用农药。可选用氟啶虫酰胺、呋虫胺、吡虫啉、烯啶虫胺、吡蚜酮、噻虫嗪、噻嗪酮、烯啶•吡蚜酮等,要用足药剂量及药液量,确保防治效果,注意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。
科学安全使用农药,保障农业生态安全;勿乱丢弃农药包装废弃物,创建“美丽乡村.清洁田园”有你一份功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