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庙会正式上演,邻村来我们村看戏的人们骆驿不绝,长年在外的游子们纷纷赶了回来,打工的年轻人也成群结队地回到小乡村,村口停的车辆排成两条长龙,把本就不够宽阔的乡路塞的拥挤难行。与往年的农历七月初一不同,今年重新修缮了玉皇大帝和观音菩萨庙宇,安排了隆重开光仪式,故比往年更加热闹,来往人员成倍增长。
什么时候都离不开吃,庙会的一景之一,就是吃大锅饭,四口大铁锅炖菜,全村老少以及外村来赶庙会的人们,都可以领到一盒饭。这在60到70年代就是一次美食享受,如今人们也不稀罕,就是凑个热闹!七月初一,家家都要做黄米糕,既做贡品,也都自吃,形成了家家都炸油糕的独特风景。我们外面回乡的,没有条件做糕,但是,乡亲们送的糕吃也吃不完。
唱大戏是除了疫情三年外,年年庙会都会有的重头戏。今年没有农历三十,二十九就开唱了。第一场主戏是《白沟河》,折子戏是《失子惊疯》,由阳泉市晋剧院演出。年轻人不大爱看戏,但是,都去凑个趣。坐在台下的都是中老年人,他们好像很享受。记得小时候跟着父亲去看戏,因为买不起票,只能在戏台围栏外面,让父亲举着,远远地看一看。晋剧虽然慢慢腾腾,真要看懂了,还满有意义!
在玉皇大帝庙、观音菩萨庙、弥勒佛庙、吕祖庙(吕洞宾)等,也是乡亲们不能少的环节,大都很虔诚,期望保佑平安!可惜由于物流原因,玉皇大帝塑像未能如期运抵庙堂,让乡亲们都有些许遗憾。
走在乡间小路上,就得入乡随俗。这次深体会到乡土文化也是社会发展十分重要的财富,如果善加利用和发挥,对于振兴农业,推动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。我们也看到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变化,传统文化和市场经济正在融合。比如村里利用自身优势,开发了白鹿山山泉水,还在挖掘和创造其它商业价值与机会。这是可喜的变化!